【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孤独症家庭干预支招

【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孤独症家庭干预支招
  美国儿科协会(AAP)2020年更新的《孤独症指南》指出,有效的干预模式除需要具备早期、密集这两大重要因素之外,同时还需要施以家庭干预,这进一步说明了家校共育的必要性。事实上,真正有效的康复效果需要机构、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合理化分工合作。
 
  什么是有效干预?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孩子每周保证40小时的干预才能获得有效的康复,仅靠机构干预,孩子的密集干预时长是远远不能保证的。
 
  另一方面,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孩子是在家里度过的,而我们知道,孤独症孩子的黄金干预期是0-6岁,这意味着要想孩子取得进步就得争分夺秒,所以孩子的居家时间也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起来。
 
  第三,家庭生活的诸多场景和活动流程如洗漱、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都是孩子相应技能提升训练的关键教学环境。
 
  家庭干预中,专业性不足也许是家长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因为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顾及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不光要对孩子实施干预,实时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还得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因此家长们常说“真是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如何实施高效、专业的家庭干预成为了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干预目标
 
  自闭症患儿的干预目标是以改善患儿的社交障碍、增加社交性行为,同时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为主。
 
  家庭干预支招
 
  当家长们开始行动了,在还没有掌握很多专业的干预技能时,可以先学这六招:
 
  六招“佛山无影腿”(无招胜有招)
 
  1、应景式旁白技巧——提升儿童语言能力
 
  如果担心孩子没有语言,可以给孩子做大量的应景式旁白,应景式旁白就是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出门的时候说和出门有关系的,吃饭时说和吃饭有关系的。比如:孩子正在吃香蕉,就说“香蕉”、“香蕉”。家长还可以把饼干故意放在孩子能看见但是够不着的地方,当孩子表现出想吃饼干时,这个时候家长就跟孩子走到饼干的位置,然后用手指着饼干说 “饼干”、“饼干”,如果孩子说了“饼干”,家长就立刻把饼干给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家长旁白说个3~5遍,给孩子一个强化的刺激,然后把饼干给孩子,即使孩子没有模仿说出来,我们也给孩子提供了语言输入的刺激,所以作为家长可以不断的给孩子进行旁白,需要注意的是旁白时一定要模仿孩子的口吻来说。
 
  2、生理和心理需求延迟满足技术——练出第一批“看指应说”
 
  如果孩子有想吃零食、雪糕或薯条,这样的生理需求时(对于吃饭和喝水方面的生理需求还是要及时满足),就可以用这样的技巧,大多数家长都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动一下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当我们看懂孩子的想法后,比如:孩子想吃饼干或零食,不要立马把饼干或零食给他,可以走过去问孩子,“你要什么?”如果孩子说出来,或用眼睛看向了我们、或是指向饼干、看向饼干时,我们才把饼干给他。要让孩子借助通过和我们看、指、交流才能得到满足。
 
  3、“愚蠢的妈妈”技术——让孩子不交往不行
 
  我们希望跟孩子的沟通多增加一个交流沟通的回合,所以我们可以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故意犯错,如果孩子想吃饼干,并指向饼干,妈妈故意拿其他东西给孩子,让孩子不交往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在孩子不认识某种东西或不认识某种颜色时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故意把不同的东西摆在一起,然后故意拿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说出他想要的东西。
 
  4、自然结果奖励技术——“看到了就得到了”
 
  如果孩子想出门,孩子说“门”,妈妈立即打开门,孩子就可以出去了;如果孩子想要某个东西,并看向妈妈,妈妈就立马给孩子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想吃饼干,没有说、没有用手去指,也没有看向妈妈,妈妈就不把饼干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感觉到是因为我说话了、用手去指了,或者是我看向了妈妈,妈妈就把饼干给我了。小朋友的自然奖赏就是他看的东西、指的东西,强调的是建立的自然结果强化。
 
  5、有计划的忽略(不理睬)技术——对付孩子发脾气
 
  如果孩子有不合理要求,可以采取不去理睬的方法,但是这个不理睬一定要全家统一战线,有计划的去不理睬。比如:当我们需要小朋友做任务的时候,小朋友仍然在玩手机,我们把手机收起来了,如果孩子出现哭闹的行为,我们也要坚持不去理睬,让孩子发现这种行为是没有效果的。
 
  上面的五招是针对孩子干预的关键技能,但是针对于家长自己来说也需要学一招:
 
  6、深呼吸或“冥想”技术——当你很焦躁不安时
 
  当孩子刚被诊断为自闭症或者因为家庭问题困扰,让你很焦躁不安、想生气、发脾气时,可以深深的呼吸,数10个数,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心情平复下来,也可以去练习冥想或正念呼吸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进行自我调节。父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干预。
 
  家庭干预策略
 
  总的来说,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干预策略,一方面是要把患儿从清晨起床到夜晚睡觉的每个阶段均纳入干预过程中, 以“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为原则,最大限度减少患儿“自闭”和“孤独”状态;另一方面,还应注重“目标导向 - 个性化 - 游戏化” 的重要性,跟随患儿的兴趣设计干预方案。
 
  干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干预
 
  01 融入生活
 
  “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把语言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或者日常的活动,让孩子理解并且表达,如在吃饭时,指着饭教孩子说“饭”,先简单后复杂,训练孩子的日常生活用语。
 
  02 娱乐兴趣
 
  根据患儿的兴趣,为其安排一些小游戏,例如球类运动、沙盘游戏等,使其感受到娱乐活动的乐趣,并通过与家长共同游戏增进亲情;创造机会让患儿与同龄儿童接触,根据患儿年龄层不同为其准备玩具,或者一起游戏、唱歌、跳舞等,使患儿体会到交友的快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锻炼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能力。
 
  03 环境刺激
 
  可以带孩子到不同的环境去,如公园、海洋馆等,让其感知不同的事物,同时引导孩子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从而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04 行为干预
 
  根据患儿的能力,制定力所能及的训练任务,例如穿衣、洗漱等,并在生活中不断训练巩固。训练前可由家长进行示范,指导患儿尝试训练内容,在此期间家长给予鼓励,使其形成一个常规做法,继而完成各项任务。完成后根据儿童喜好,给予其适当的奖励,以便提高下次训练的配合度。
 
  05 交流互动
 
  自闭症儿童的眼神交流往往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如孩子要某一样东西,家长可以将那样物品放到自己的眼前,让孩子透过物品看到家长的眼睛,从而增加其眼神交流。
 
  自闭症儿童临床康复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占据着大部分的时间,将家庭作为核心为自闭症患儿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措施,是有必要的。治疗师是指导者,家长是主导者,治疗师与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更大限度地促进患儿语言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1-01-14 | 栏目:康训知识 | 点击:873